農業是人類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一切生産的首要條件。它為國民經濟其他部門提供糧食、副食品、工業原料、資金和出口物資。
民以食為天”,糧食是人類最基本的生存資料,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地位,突出地表現在糧食的生産上。全國13億人口的糧食、肉類、蔬菜、水果等食物和紡織用纖維等,共20.33萬噸,除少數年份為調劑品種而有進口外,都來自本國農業。如果農業不能提供糧食和必需的食品,那麼人民的生活就不會安定,生産就不能發展,國家将失去自立的基礎。輕工業以農産品為原料的也占很大比重。同時,農村和農業生産部門還是中國工業産品的重要市場。
中國農業的生産結構包括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和副業;但數千年來一直以種植業為主。由于人口多,耕地面積相對較少,糧食生産尤占主要地位。
中國農業發生于新石器時代。中國的黃河、長江流域,是世界農業起源地之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教育與科技事業也蓬勃發展,極大地促進了我國農業生産力的提高。據中國農科院估算,我國農業總産量中科技進步的貢獻率由1972—1980年的27%提升到1981—1985年的30%~40%。在知識經濟迅猛發展的今天,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産力在中國農業現代化建設中将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農業的地位:
作為國家的第一産業,在國民經濟中是一個重要的産業部門,以土地資源為生産對象,支撐着國民經濟的建設和發展。農業的發展趨勢是高度的知識化、社會化、國際化、商業化、資本化、規模化、專業化、區域化、工廠化等積極因素交織融合在一起。
一、我國農業對經濟建設的規模有很大的約束力。
二、“無農不穩”,“無糧則亂”的科學論斷指出:大的建設規模,不僅在農業遇到災荒的時候負擔不了,即使在正常年景,也維持不了。
農業的作用
一、從傳統意義上講,農業的功能主要體現在食品的供給和工業原材料的供給。
二、服務城市的農業,要求大城市既要抓好“菜籃子”,又要抓好“米袋子”,特别是地處糧食主産區的大城市要确保糧食生産穩定發展。
三、要充分發揮農業的生态涵養作用,可以說沒有農業就談不上生态環境的保護和改善,這一點我們過去認識不夠高,今後要更加注重稻田作為濕地、麥田作為綠地、果園作為園地的生态作用。
四、要大力發展品牌農業,以品牌推進标準化、專業化、規模化生産,提高農産品的質量、信譽和效益。
五、要讓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大力發展科技農業,同時還要順應現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大力發展智慧農業。
六、要注重農耕文明的傳承,農耕文明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推進工業化、城鎮化的進程中,一定要保護好農耕文明。隻有這樣,才能讓城市居民記得住鄉愁。
農業利用動植物體的生活機能,把自然界的物質和能轉化為人類需要的産品。農業是一切生産的首要條件,為國民經濟其他部門提供糧食、副食品、工業原料和出口物資,從而極大地提高了土地産出率、農業勞動生産率、農産品商品率和國際市場競争力。 |